1 、产品概述
CX-4型电动机操作机构(以下简称CX-4型机构),是由交流电动机驱动,通过一对齿轮及涡轮蜗杆减速的操作机构,供操作FZW-12/630A型高压真空负荷开关之用,可进行远方控制,也可以就地用电动控制或利用手柄进行手力操作。箱内装设手动与电动联锁装置,以实现手动操作与电动操作之间的电气联锁。
2 、使用环境条件
2.1 与所配的高压真空负荷开关相同。
2.2 电源电压变化范围为额定电压的85%~110%。
3、技术参数
机构型号 |
CX-4- |
CX-4G |
主轴转角 |
180° |
180° |
额定输出力矩 N.m |
370 |
370 |
分合闸时间 s |
3±1 |
3±1 |
电动机电压 V |
AC220 |
AC220 |
控回电压 V |
AC220 |
AC220 |
电动机功率 kw |
0.37 |
0.37 |
机构重量 kg |
100 |
100 |
4、工作原理与结构
4.1 CX-4型机构由电动机驱动,通过齿轮、蜗杆涡轮减速后将转矩传至输出轴,安装时通过钢管联接真空负荷开关进行分合闸。主要由电动机、机械减速传动系统、电气控制系统和箱体组成。
电动机为交流异步电动机或直流电动机;电气控制系统包括自动开关、远方/停止/当地切换开关、手动电动联锁装置、分合闸指示灯、分合闸按钮、接触器、行程开关等。
箱体由钢板或不锈钢板制成,起支撑及保护作用,为便于安装和检修,在正面和侧面各开一门。
4.2 CX-4型机构操作程序如下:
4.2.1 电动操作
将面板上联锁装置拔到电动闭锁位,当地远动开关拔至当地位,闭合电源开关使电源接通。需分闸时按分闸按钮,分闸接触器控制线圈接通,使电动机线路接通,电动机驱动减速装置,带动与主轴相连的真空负荷开关和接地开关实现分闸。当主轴接近分闸终点位置时,限位开关动作切断分闸接触器控制线圈的电源,分闸接触器复位,电动机电源被切断,分闸指示灯亮,机械限位装置使机构限制在分闸准确位置。
需合闸时按合闸按钮,电动机驱动减速装置带动与主轴相连的真空负荷开关实现合闸,其动作原理与分闸相同。
在分合闸过程中,需要中途停止时或有异常情况时,可按停止按钮切断控制电源。机构主轴下部装有8对接点(4常开、4常闭)的辅助开关,供联锁及信号指示用。
本机构适用于远动系统装置,实现远动,也可以在电动机构前当地操作,为此设有远方/停止/当地开关。当机构调整或检修时拔到当地位置,可在机构前操作(此时远动电路已切断),拔至远动位置时,机构分合按钮不起作用,只可远动。
装有加热器的机构,当需要提高箱内温度,以驱散箱内潮湿空气,防止电器元件受潮,可闭合加热器开关,将加热器投入工作。工作完毕后打开加热器开关。
4.2.2 人力操作分合闸
将面板上联锁装置拔到手动闭锁位,分合闸指示灯断电熄灭,手动操作轴挡板被拉开,此时电动操作不起作用,将手柄插入蜗杆轴上即可进行分合闸操作。
5 安装与调整
5.1 安装前的准备
5.1.1 拆箱后检查机构外观是否完整,铭牌数据与订货是否相符。
5.1.2 将机构内外清理干净后,用手柄手分合几次,检查机构动作是否正常。
5.2 将机构装在基架上,安装螺栓暂不拧紧,用铅锤找正中心,使机构输出轴与真空负荷开关轴同心,再紧固安装螺栓。
5.3 将机构和真空负荷开关联接按真空负荷开关说明书进行。
5.4 在通电操作前应使机构处于分、合闸中间位置,空气开关整定电流为6A,然后接通电源,掀分或合按钮,观察主轴旋转方向是否正确,若方向相反,应立即切断电源,改换电机接线。旋向正确后连续电动操作分、合数次,二次回路电气联锁信号正确无误,导电接触可靠相关联接部分无松动,机械传动部分平稳无异常,至此调整工作结束。
6、使用和检修
6.1 产品在正常运行情况下,根据实际情况应定期检修一次。
6.1.1 用手柄操作,检查传动部分是否灵活,辅助开关是否正常切换。
6.1.2 所有紧固件有无松动,零配件有无损坏。
6.1.3 二次回路导线、电器元件有无损坏、接触是否良好。
6.1.4 检查完毕后,确定机构各部分均正常。在转动摩擦部分涂润滑
脂,电动数次无异常后即可投入正常运行。
7、包装运输和保存
包装方式为木箱,机构本体、随机附件、文件(产品合格证、使用说明书)均包装在一个木箱内。产品到达目的地后若不立即安装,须放在防雨、干燥、通风场所,若长期存放应定期检查。
8、 成套供应
每台电动机构及附件见下表,备件由用户单独提出订货。
序号 |
名称 |
数量 |
备注 |
1 |
CX-4型电动机操作机构 |
1 |
|
2 |
操作手柄 |
1 |
|
3 |
开箱钥匙 |
1 |
|
4 |
联接器 |
1 |
|
5 |
产品合格证及使用说明书 |
各1 |
|
9、订货须知
订货时应说明∶机构型号、电动机电压及控制电压、辅助极点数目等。
若用户对机构有特殊的要求,请说明,本厂可协助解决。
10、二次接线图
|